第111节(1 / 2)

皇子奋斗日常 容默 2689 字 7天前

裴清殊怕宋氏害羞,就没好意思说,其实他身上并没有什么外伤,不过因为这些天骑马的时间过长,现在胯下还隐隐作痛呢……

“我没事,就是虎子哥受了伤……不过幸好伤口处理得还算及时,问题不大。”

“那就好。”宋氏松了口气,后怕地说:“我与殿下刚刚成婚不久,若是殿下有个三长两短的,我可怎么活呀……”

“放心,就算是为了你们,我也会好好保重自己的。”裴清殊说着握住她的手,悄声问道:“这个月的月信……来了么?”

见宋氏红着脸点点头,裴清殊隐隐有些失望,但也知道自己不能操之过急,就没再说什么,只是拍了拍宋氏的手道:“我还有些公务要处理,晚些时候再来看你。”

从宋氏那里出来之后,裴清殊便回到书房继续写奏章,顺便让人去傅府把傅煦叫过来,让傅煦帮他再润色润色。

傅煦看完裴清殊的草稿之后,不由感慨道:“看来殿下此行,真是收获颇丰。”

裴清殊写的建议共有六条,每一条都做了详细的解释和说明。其中最主要的,也就是围绕科举一事的,主要有三条。

第一条就是有关廪生的选拔问题。裴清殊认为,现在读书考试的成本很高,许多贫家子弟都读不起书,以至于寒门越来越难出贵子。

既然朝廷每年都出了钱补给考生,那就应该补贴给最需要补贴的优秀学子。

所以他建议,取消所谓品性等十分主观的考量因素,而是在府试录取的五十名考生当中,从头名开始,顺序选择家庭条件困难的考生补助。

所谓的困难,裴清殊和傅煦商量了一下,把家中人口超过三人,家庭年收入二十两以下者,都纳入了这个范围之内。

其实普通人家年收入二十两,尤其是在地方的,已经不算特别贫困了,起码能够吃饱穿暖。

但是读书考试所消耗的银两,尤其是到外地赶考的费用,足以使得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望而却步。

所以裴清殊他们把标准稍微定的低了一些,让一些家庭条件比较一般的生员,也能得到朝廷的补助。

至于那些真的穷的吃不上饭的孩子,别说读书考试了,就是吃饱穿暖还很成问题。

虽然很无奈,但他们暂时不在裴清殊扶持的目标对象之中。

“其实我想过了,我们提议这样改革,唯一伤害的就是那些成绩优异的富家子弟的利益。可对他们来说,这点银米根本不算什么,因为他们看重的是那份荣誉。所以朝廷可以采取一些别的政策弥补他们,比如像在庆宁宫里那样,设立一份光荣榜。不是临时张贴一两天的那种,而是建一个长期的榜单,把入选者的名单放上去,直到下一次考试再更换。”

“这样不错,”傅煦赞同地说:“最关键的是,要把朝廷的钱用在刀刃上。”

“还有,以后如果有人想要造假,以富人身份骗取廪生名额的话,必须严惩。”裴清殊用手指敲了敲桌面,“如被发现存在弄虚作假的行为,涉案人员立即停职,该考生也剥夺其科考权力,终生不得入仕。”

裴清殊想了想,又问傅煦:“你还有什么意见要补充么?”

“意见不敢说,就是疑问吧。殿下若是只以家庭贫困与否为评判标准的话,那若是某考生的确人品堪忧,除了成绩好之外恶迹斑斑,这又该怎么说?”

“这就要从科考报名时开始抓起了。我朝有规定,凡娼优、奴籍、僧道、有案底者,皆不能参加科考。只要考生是没有案底的,那就说明他们在律法上没有犯过错。至于道德水平低下的考生,如经举报核实,也一样可以取消其廪生资格。不过这个核实举报的过程,不能交给当地官府,得由当地的学政来决定。”

傅煦想了想,颔首道:“学政乃是京官,三年一任,想来与地方豪强勾结的几率会稍微小一些。不过就算是这样,政策颁布下去之后,还是得让各地的监察御史多多出力才行。”

光是这第一条建议,两人便商议了一上午。中午的时候,两人顾不上吃饭,草草吃了两块点心垫了垫肚子,便又继续讨论。

傅煦见了裴清殊的手稿之后,问道:“殿下想整顿官学?”

“是。”

官学就是由各地政府直接管辖的学校,学生们在通过考试之后,成绩优异者可以进入官学读书。

一般来说,官学的老师都是由尚且没有考中进士的举人担任的。

可这些人大多都还想继续考进士,所以他们的心思还是主要放在自己的前途上面,对待学生们自然不怎么上心。

“这回我深入地方,发现官学管理十分混乱。尽管那个礼书为了应付我,已经尽量把所有老师和学生都叫来上课了,但还是不难看出,官学之中纪律散漫,学习气氛淡薄,学生们几乎还是以自学为主的。这样的官学,完全就是浪费考生的时间,和我大齐的资源。”

傅煦提醒他说:“整顿官学可不像改革廪生制度那样简单,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,殿下可要想好了啊。”

“我知道,但我觉得这是十分有必要去做的。反正礼部现在清闲的很,也没有多少事情要做。只要父皇同意,今后的一段时间,我就着手于官学的整顿好了。”

这件事情并不急迫,可以等公孙明他们回来之后再慢慢商量。如果能做成的话,不仅仅是为裴清殊增添政绩,最重要的是,能让大齐断了多年的人才链重新连接起来。

只有源源不断地培养出更多的人才,这个国家才会有希望和未来。

裴清殊的第三条建议,就是改善考生的考试环境。

这次去地方,他亲自进考棚看了看,发现考生们的考试环境实在是太差了。考棚十分狭小不说,还十分阴冷潮湿。

当时那礼书以节省经费为由搪塞裴清殊,实际上根本就不是这样的。裴清殊在离京之前,看过礼部的相关文书,知道朝廷每年都会拨下去一大笔钱用作科考经费。

不用说也想得到,这笔钱从京中拨下去,经过中间一层又一层的剥削之后,到了地方的时候肯定少了很多。

地方官员要是还想再从中捞点油水的话,那这笔钱就算是彻彻底底的浪费掉了,于国家的人才培养根本没有半点帮助。

不过,这就涉及到吏治的问题了。

裴清殊的第四条建议,就提到了吏治问题,但他知道自己是礼部官员,吏治不归他管。所以他也只能给皇帝提一个醒,具体要怎么做,还是得看皇帝的意思,裴清殊只能言尽于此了。

裴清殊的另外几条建议,就和礼部的差事不怎么相干了。他是以皇子的身份,向皇帝提出自己这一路所看到的问题。

包括某地官兵,强取豪夺,收取过路费用的事情。

还有山西煤矿的安全问题……等等等等。

等到裴清殊与傅煦合力,把他的奏章整理好之后,天牢那边,那几个刺客终于挨不住,招供了。

第136章 结案

刺客们招供的结果,和裴清殊猜测的差不多。这些人果然是大同府的官员派来追杀他的。

只是让裴清殊感觉有些不满意的是, 他们只招出了一个林同知, 却对曹知府只字不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