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6节(2 / 2)

和淑不甘心。塞外除了穷苦,还是穷苦。

和淑最后是南望大晋朝。那里依然还是一个富贵窝。

至少,那里还有一丝的希望。可那一丝的希望在和淑的眼中,有些飘渺不定的。奈何,和淑没其它的选择。

天下何其大?

可普天之下统治着九州之地的主人,才是天下的主宰。

于左丞相府而言,宣文十四年的初秋,出现了一桩小事儿。左丞相后宅的一个曾经的宠妾突然病逝了。

高人消逝,红颜早去。

这本不是什么让人开心的事情。可左丞相知道后,却是完全不在意的。

至于那位宠妾是谁?

稍稍知道一点的,都听过了那位宠妾的身份。高丽国曾经国主的女儿,一位已经亡国的公主。听说,高丽国的大王曾经还赐了封号“和淑”。

左丞相府中的和淑公主没了。

而几千里之外呢?

在宣文十四年的秋末时,多了一位婆家为高氏的女子。

宣文十四的秋,大魏朝连败大次的战役。一败在北边,败在了东屠国的手上。一败在南边,让大晋朝借着机会,啃掉了大江以北的几座城池。

这等败绩,大魏朝无论如何掩饰,也是掩饰不住的失败。

东屠国与大魏朝的战斗,在秋末时,已经进了尾声。

关隘到手后,打通了北入中原的大门后,东屠国就是转攻为守。在城隘在手,东屠国就是占据了进攻的优势。

大魏朝在如今的不利局面下,也算是默契的停手了。

至少,双方都是暂时的罢兵了。

至于后续的情况?那得看来年了。

冬天?

冬天的北方依然是冷凉冷凉的。那雪花落下时,更是会冷得让人感受了冬天的威力。

东屠国除了守军外,在秋末时,已经搬师回往汉京城休整了。

当然,在初冬时。

君王刘长石已经回转了汉京城的王宫之中。

这等时候,自然是军中的将士们的狂欢之时。君王的赏赐,功劳的酬谢,那等收获让参战的将士都是欢呼了胜利。

王宫之中。

女眷们皆是高兴的。

荣娘自然是非常的高兴,她在见到了长子归来,又是大捷得报时,就是心中激动万分。胜利、胜利,其实人人都盼望着。

至于刘爱宗小公主和太子刘宗赐,自然也是盼着父王归来。

于刘宗赐的眼中,这一位已经启蒙读书的太子而言,他更多的想多见了父王。毕竟,东屠国是父王打下的江山社稷。

在讲学师傅们的嘴里,他的父王是天下了不得的大英雄。

而一个男孩儿肯定是崇拜了他的父王。

至于年纪尚小的刘宗恩?刘宗恩让惠嫔养得不错。

在君王刘长石给父王母后请安时,荣娘也是夸了一回惠嫔。荣娘会如此,自然是在夸了她的三个孙儿后,顺带的提了一句。

“惠嫔若真是一个好的,于宗恩而言亦是好事。”刘长石只是简短的一句后,便是转移了话题。

刘长石说道:“母后,来年宫中举行大选。这一回,儿臣想选一些女子充实后宫。”

刘长石当然不会是觉得,他的后宫人选太少了。所以,他是备以美色,以为享受了。

而是君王刘长石明年不准备大动干戈,明年的东屠国会休生息。明年将不会大动武力,至少,刘长石的打算是团结了合适的臣子。梳理了东屠国的朝政。

为何?

因为目前的后宫中,全是黑山白水间的小部落的部落首领之女,这非是好事。至少,于东屠国内部的一些臣子眼中,君王这等行为,并不妥当。

刘长石已经看出了一些苗头,刘长石也从来没想想过,他聊了太子之外,其它的子嗣就由得那些小部落的女子诞下。

那非是善事。

既然当初已经在朝政面前,舍了私人的感情。

如今刘长石自然在后宫之中,也讲一个平衡。平衡了臣子们的势力。

东屠国虽小,那里面的势力也是错综复杂的。

刘长石的记忆里,后世的一位伟人不也讲过,党内无派,千奇百怪嘛。

如今东屠国国内,何尝不是如此?

只要有利益,没人真是什么圣人。哪可能不立了山头?哪可能不分了派别。对此,君王不是压制,因为压制也是制不住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