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6章(1 / 2)

牛男 报纸糊墙 2275 字 19天前

夕阳西下,热闹了大半天的牛王庄又慢慢安静了下来,橘红色的阳光照在那一片被翻过的花生地上。

“汪!”大宝用鼻子一路嗅着,很快就发现了目标,对着一大块泥土吠了一声。

“汪!汪汪!”东一东二激动地围着这块泥土上蹿下跳,不过以它们现在的那四个小爪子,要对付这么大一块泥土显然还是十分费力的。

“啊呜啊呜啊呜……”丫丫转头去喊帮手。

“哞!”二郎打了个响鼻,慢悠悠地走到这个土块跟前,抬脚就给了它一下,土块顿时就被它踩得裂成几块,露出里面的一颗颗花生。

“汪!汪汪!”狗狗们高兴坏了,扑上去各自叼了一个,上一边啃着去了。

“噗!”二郎也在土堆里找了找,挑了两枚花生嚼了起来。

“呜……”东一东二兄弟俩各自吃完一个,又把旁边的那只小篮拖了过来,把那些好容易从土里扒拉出来的花生一颗颗叼进篮子里。从第一天肥妹给老大用篮子带了些吃的开始,它们家就把这个习惯一直保留了下来。

“呜汪!汪!”大宝很快又发现了目标。

“呜……呜……”东一东二凑过去嗅了嗅,又到旁边各处去嗅了嗅,很快它们就找到了诀窍,对着一块不大不小的泥土汪汪起来。

“哞!!!”二郎的铁蹄一踩,那些泥土便都成了碎块,一颗颗花生被它们从这片已经收获过的土地上不断挑拣出来。

小屋这边,老周还兴致勃勃地跟肖树林说呢:“等过阵子,要是能下上一场雨,地里那些没拣完的花生说不定就发芽了,听说那个花生芽特别好吃,到时候咱也拣点回来炒。”

“嗯。”肖树林点点头,心里忍不住也有些期待。

殊不知,他们家的动物军团这会儿正在这片花生地里一遍一遍地扫荡,吃货们雷达全开,目标是——绝不放过任何一颗花生。

223

223、最新更新 ...

花生芽这东西,有些人说它有毒致癌,有些人却说它美味营养食疗兼备,这些老周都是不管的,他们村的人一直都有吃花生芽的习惯,就跟吃豌豆芽黄豆芽绿豆芽差不多,只不过因为花生产量不高,种植收获的过程还很麻烦,村民们都不太爱种,花生芽在他们这里显得更难得一些。

一想到花生芽的脆嫩可口,老周就有点坐不住了,哪里还能等到下雨天地里自然长出芽来,和肖树林两个人一合计,自己就在家里鼓捣起了花生芽。(咳咳,不等是对的,等了也是白等。)

花生芽的生产技术网络上就有,老周和他们家肖树林上网逛了一圈,又找了几个泡沫盒回来,铺了细沙在自家发花生芽,泡沫盒就放在壁炉上面,为了保证温度,那些天他们家的壁炉就没凉过,但也不能太热,不然就把花生孵烂咯。

大概是温度湿度都很合适的关系,或者是灵泉水实在太好用的关系,这批花生芽才一个星期就长出来了,而且一根根的长得白白胖胖十分喜人。

刘春兰择了一些,和罗汉良他们家的新鲜猪肉,又放了几根小葱一起炒,炒得油汪汪香喷喷的,吃饭的时候,几双筷子直往这盘花生芽招呼,最后连豆芽汤都被肖树林拌了饭吃。

“这花生芽挺好,一会儿给红凤她们拿一点过去。”吃完饭,罗老汉就说了。

“成,我一会儿拿去四合院,她刚好下午有事要过来一趟。”罗蒙吃饱喝足,靠在沙发上打着哈欠。

坐在他身边的猴娃子也跟是哈欠连连,这孩子最近看着就高了,因为离开猴群的日子有点久了,也不那么惧怕剪子刀具了,罗蒙前些时候就带他去了一趟镇上的理发店,给他剪了个短发。

养了几个月,猴娃子原本枯黄的头发也慢慢变得乌黑起来,这会儿软软的几撮头发贴在额头鬓角,衬着他比别人略黑的肤色和细致的五官,整个人显得愈发恬静。

平时无论是在山上还是在镇上,猴娃子都喜欢安静地观察周围的事物,不太爱说话,也不像一般大的其他孩子那么活泼好动,这么小的孩子,竟然还能搓核桃,一搓就是几个月,这可是连许多大人都没耐性干的事。

大伙儿虽然明面上都没说什么,但是心里还是觉得老周家这个领养回来的小孩有点怪。

罗蒙和肖树林暗地里也讨论过这事,都觉得这孩子将来肯定不会太和群,不过合群不合群那都不是最重要的,重要的是不能被别人给欺负了,于是他们最近就开始有意无意地培养他对武术的兴趣,比如让肖树林时不时在他前面秀一段什么的。

有时候兴致来了,肖树林也会在家里教他两下子,不过并没有让他正式开始习武,因为猴娃子有先天性心脏病,在排除这个隐患之前,他俩也是不敢乱来的。

吃过中午饭略作休息,罗蒙就搬了两个泡沫盒到三轮车上,骑车去了三合院那边,当初这些三轮摩托车还真是买对了,十多辆三轮车在山上用着十分方便,车型小马力足,牛王庄上许多地方它们都能到,比使唤水牛效率高多了。

罗蒙骑着三轮车哒哒上了三合院,刚好院子这边的午休时间也已经结束了,该下地的都已经下地,院子里几个老人正不紧不慢地磨着豆子,还有翻晒红薯干南瓜干的,还有两个老太太正坐在墙根下刮芋头。

“胖子呢?”罗蒙停下三轮车就问了一句。

“大概还在睡呢。”老太太笑道。

“这是晚上要吃的芋头啊?哪儿来的?”罗蒙突然想起来他们家好像有阵子没吃芋头了,牛王庄上最近也没种芋头,不知道是不是罗红凤拿过来的,她现在认识的人多了,常常可以从这个村那个村的,弄点新鲜东西回来。

“是老杜他儿子,上午过来拉牛粪的时候给带过来的。”另一个胖一点的老婆婆说道。

“哦,差点忘了,今天星期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