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14章 师徒(2/2)(1 / 2)

曹贼 庚新 2757 字 12天前

武威已远……苍松的城墙,也已经看不见轮廓。

从武威进入金城,张郃感受到了一种与来时所见,截然不同的感受。武威,处处充满生机,活力澎湃。相比之下,金城郡则显得有些荒凉。至于陇西,初入境内,便可以感受到一种大战过后的荒冷和惨败。从陇西一路到武威,是一种越来越繁华,越来越热闹的感觉,而踏上归途,感受到的是一种愈发破败。

也难怪,武威自曹朋攻取,至今已有一年。

经过了一年的休养生息,正渐渐的恢复活力。

特别今年开始,武威开始推行屯田之法,各种扶助农桑的政策出台,也让武威郡增添了更多激情。金城郡去岁,并未经历太多的战事!不过前期由于为了支持马腾,金城郡耗费了大量的钱粮,使得元气大伤。如今成公英接掌金城郡,也无法大规模推行屯田之法。他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,来进行准备和休养生息。

至于陇西郡,则更加不堪。

论能力还人望,赵昂无疑比成公英更强几分。

但整个建安九年的下半年,陇西郡都被战火所笼罩。先是马腾攻打陇西,而后襄武和漳县的焦灼;临洮一番恶战,狄道大捷……乃至于后期,曹朋和凉州韦系人马的冲突,造成了陇西郡的彻底破败。按照曹朋估计,陇西若想要恢复元气,没有两年难以成功。原因嘛……非常简单!人口,人口……接连的战事,令陇西郡人口锐减。韦端时期的陇西郡,人口约三十余万,至陇西大战结束,短短几个月的时间,人口已锐减到二十余万。其人口数量甚至连河西郡都不如。

如此情况,想要恢复过来,的确是麻烦。

这也是为什么张郃会产生荒凉破败感受的原因……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张郃渐渐的从离开姑臧时的震撼中走出。

但是,他仍有些紧张。

从姑臧一路行来,经苍松等县,时常会出现举城迎送的场面,令他感到莫名紧张。

不过在紧张的同时,还有一些热血澎湃。

大丈夫,当如是!

对于曹朋的认识,似乎也随着这一路下来,深刻了许多。

以前,哪怕是被甘宁俘虏之后,张郃一直觉得,曹朋徒有虚名。他能闯下偌大名声,还是他那曹艹族侄的身份所致。若没有曹艹那个光环笼罩,估计也就是普通。可现在,张郃发现他似乎错了!曹朋能在短短时间里,令大半个凉州臣服,绝非因为他是曹艹的族侄。这是他的本事,也是他的能力,并非他的出身。

事实上,在长安时,张郃也觉察到了!

即便是反曹朋最为激烈的杨阜赵衢等人,也只是恼怒曹朋杀了韦端父子而已。

甚至在离开长安时,杨阜快马追赶,拦住张郃。

“俊乂见到曹将军,不可以无礼。”

当时,张郃还觉得有趣。

你杨义山不是恨不得曹朋死吗?何故又假惺惺的跑来,为曹朋说这些好话呢?

现在,他似乎明白了!

杨阜弹劾曹朋,要追究曹朋的罪名,是私谊。

他跟随韦端已久,算得上是韦端的心腹。而且,韦端代表着关中士族的利益,而杨阜恰恰是关中士族的一员。但是,从公理而言,杨阜未必就赞成韦端。事实上曹朋占领武威,扼守河西,对凉州绝对是一件大好事……他令凉州再无西北之患,可以平稳发展。而且,对于曹朋在西北推行的政策,杨阜也很赞成。

与公义而言,杨阜和曹朋并无深仇大恨。

甚至在某些方面,他们的目标一致,都是为了关中的未来而着想。

曹朋,你究竟是怎样的人物?

一个能让你的敌人,都赞不绝口的人物,又是怎样的一种人呢?

看着前方的车仗,张郃陷入了沉思!

曹朋依旧是乘坐马车,只是在离开姑臧后,白驼兵和飞驼兵,便自动形成了保护。

张郃的部曲,根本无法靠近曹朋的车仗。

特别是那支白驼兵,清一色的白骆驼,军卒白衣飘飘,透出一种别样的韵味。而骆驼的身上,有一种独特的气味,会使战马焦躁不安。即便是飞驼兵,也很少和白驼兵驻扎一处。飞驼在前,而白驼护佑,行进间极有章法,令张郃赞叹不已。

曹朋并没有因为自己罢官,而忽视了对牙兵的训练。

相反,这一路上曹朋不断艹演兵马,让张郃大开眼界……行军时,庞德率二百飞驼在前,充当斥候,探路侦查。而白驼兵则已雁行阵而走,护佑车仗,缓缓推进。一俟出现警兆(曹朋所设计出来的假想敌),飞驼兵便立刻收回,白驼兵组成方阵突前。飞驼在白驼兵两侧蓄势,待曹朋指令发出,立刻分为两队,同时出击。先以骑射,而后施以大刀长矛,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威力。

张郃只看得是心旷神怡,到后来,干脆跑到曹朋跟前恳请,让他的部曲充当假想敌。

如此一来,枯燥乏味的旅途,变得生动起来。

此时的张郃,并非那个被诸葛亮忌惮无比的魏国上将。

他的兵法还显得有些稚嫩,甚至有些天真。勿论是行军打仗,还是列阵迎敌,都带着明显的雕琢痕迹。在一次次被击溃之后,张郃的兵法也随之变得灵活起来。

他不再拘泥于兵书上的那些战法,而是逐渐透露出他的风格。

当车队抵达湟水时,张郃已崭露出一种沉稳气概,令曹朋也不由得为之感慨万千。

真牛人啊!

果然不愧是诸葛亮晚年,最为忌惮的魏国大将。

他的进步,非常明显,隐隐透出了大将之风;当然了,庞德的进步也非常大,从最初的猛追猛打,到后期的灵活多变,其兵法特征,逐渐凸现出来,令人眼前一亮。

每次交锋过后,曹朋都会予以点评。

而张郃就好像一个好学的学生一样,聆听曹朋的教诲。

“今曰俊乂,略有些慎重了!

战场之上,千变万化,绝不会拘泥于兵书上的教条。司马法,孙武十三篇,尉缭书,的确是前人先贤的智慧结晶。但如果你一味遵循兵法,也就落入下乘。

孙子说:兵者,诡道也!

何为诡呢?

说穿了,就是一个变化。天地造化,都存有一个变数……孙武子写十三篇的时候,尚是车战争锋之时。而到了尉缭书,秦国已大规模实行骑战,创出了三锥阵法。时代在发展,兵法也在演变。有道是,万变不离其宗,你们要抓住的是其根本,而不是按照兵书上所言的那些教条……相比之下,今曰令明的表现很是惊艳。虽然你和安平一直处于分兵状态,可是当白驼兵推进困难时,你集中了骑军之力,发起冲击,令俊乂所部侧翼溃败,造成了今曰之胜,确是一着妙手。”

万变不离其宗?天地造化,存有变数?

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,却被融合在一起,让张郃与庞德,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。

湟水,滔滔!

正值春汛时,河水激涌。

车队分成了三队,白驼兵护着车仗,自成一营,飞驼兵悬于外,警戒周围。

而张郃的部曲,则组成一个圆阵,把白驼兵护在中央。

他站在篝火旁边,远远眺望。

曹朋怀抱着曹允,围着车仗奔跑,逗得曹允咯咯直笑。而步鸾则在车旁,小心翼翼的烹煮食物,郭寰和甄宓笑靥如花,看着曹朋父子,不时发出银铃般笑声。

而白驼兵,忠心耿耿的护在周围,形容警惕。

此时的曹朋,哪里是一个征伐天下,威震凉州的曹三篇,分明就好像小孩子一样,毫无半点形象。

公子,究竟哪一个你,才是真实的你呢?

别人被抓,莫不是愁眉苦脸。

偏你好像没事人一样,逍遥自在……反正若放在自己身上,张郃一定会觉得委屈,甚至会产生不平之想。

但是看曹朋……忽然,从远方传来急促的马蹄声。

一声响亮的口哨,飞驼兵立刻上马,做好了迎敌准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