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9节(1 / 2)

韩景记了下来,犹豫了一下说道:“我还是留下……”

“孙桥要来了。”宣王毫不犹豫说道:“你留下用处也不大。”

韩景想了一下觉得也是, 而且他也更想回去陪着妻子, 听说女人生孩子很危险,虽然有太医还有产婆甚至宫中的嬷嬷照顾, 韩景还是觉得心惊肉跳的。

宣王笑了下准备再交代几句,就见侍卫匆匆过来,见此宣王神色变了变:“出了什么事情?”

侍卫行礼后说道:“王爷, 刚得了消息, 南中动乱。”

韩景神色难看,西南和南中是挨着的,南中乱了也不知道会不会对西南局势有影响。

宣王沉声问道:“什么时候乱的, 什么原因?”

侍卫说道:“一月前,那边传来的消息是因为当地的官员始乱终弃了山民族长的女儿。”

“一个月前?”宣王紧皱着眉头,南中离西南这么近,如今才得到消息,他不信一点传闻都没有,而且按照时间来推算,这件事发生在石将军来了以后,那么石将军知道不知道这个消息,又为什么瞒着他?

韩景也察觉到了不对之处,问道:“京城那边有没有消息,派谁去平乱?”

侍卫恭声说道:“并无消息。”

宣王心中默默把朝廷中能用的人扒拉了一遍,就算有人能被派去南中,可是朝廷还有兵可用吗?

南中那边的环境和山民的野蛮……那边打仗很难,要不然也不至于前朝到如今都没有真正收服,打起来山民往山上一藏,因为不熟悉地形,这边的将士就格外吃亏,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毒虫毒蛇一类的再加上那地方的气候,前朝有几次都无功而返。

严帝还没登基的时候,他们兄弟两个讨论过南中的问题,除非不计代价的强攻,否则很难把南中拿下。

其实在严帝把女儿的封地放在福州而不是南中的时候,宣王心中还松了口气,在福州还能研究海鲜的各种吃法,去南中了难不成去讨论各种毒虫的吃法不成。

只是如今朝廷的应对,让宣王心中有些不安,难不成是准备让他去南中平乱?若是这样的话也是可以的,不过查隐田的事情也不知道严帝会交给谁。

宣王说道:“我知道了。”

侍卫这才退下。

宣王看向了韩景说道:“路上注意安全,明日我就不去送你了。”

韩景说道:“是,只是父亲也千万保重身体,孙桥最多后日就到,有什么事情多交代孙侍卫才是。”

宣王笑了下,说道:“放心,我打仗的时候,你还在玩泥巴呢。”

韩景也没有再反驳什么。

此时京城,严帝和丞相仔细商量着各种事情,忽然说道:“永福快生了吧?”

丞相愣了下没有回话。

赵忠闻言说道:“是,按照公主的信,怕是就在这几日了。”

严帝点了点头,看向丞相说道:“隐田和变法的事情就交给丞相了,让宣王从旁辅助。”

丞相说道:“是。”

严帝沉声说道:“若是遇到阻扰,丞相可先斩后奏,除此之外,丞相尽可便宜行事。”

丞相正色道:“是,陛下无需担心,百姓愚昧如今不能理解,以后也会感恩陛下的一片苦心的。”

严帝缓缓叹了口气,倒是没有说什么,他为了这个江山这些百姓已经牺牲了太多的东西。

丞相说道:“也不是没人理解,有不少读书人都知道陛下的苦心,自发的去劝告那些不懂的百姓,还仔细与他们讲解,藏中的平民学子也在讨论这些变法,有争辩有反驳更多的是赞同,这都是陛下的功劳。”

严帝看着丞相,没有再说这件事,只是吩咐道:“宫中培育出的良种,让户部安排人试种,看明年的收成,若是没问题的话,就大规模种植,除此之外还有……”

丞相一一记下了下来,时不时和严帝讨论几句。

等政事商议结束,严帝就让赵忠去送了丞相。

丞相起身神色严肃地给严帝行礼,却什么话也没有说,转身离开了。

赵忠跟在丞相的身后,也是沉默不语。

丞相抬头看向了天空,忽然说道:“公主……”

赵忠没有说话,其实他们都知道在严帝问永福公主什么时候生产的时候,严帝已经下了决心采纳了丞相的意见,南中那样的地方,就是一块烫手山芋,先不说永福公主能不能处理,就算处理了最终也落不得任何好处,这样算计一个刚生产完的女子,丞相心中不是不愧疚的。

看着丞相的神色,赵忠心中冷笑,事情都做了再这样又有什么用。

丞相也没有说任何解释的话,最终只是平静的回到了丞相府里,去更衣后,就去了丞相府的小佛堂,看着里面的牌位,丞相恭恭敬敬上了三炷香,说道:“娘娘,答应您的事情,我已经做到了。”

那牌位正是已逝的陈皇后的。

丞相神色有些悲哀:“也算是偿还了当年您的知遇之情和救命之恩了。”

恐怕连严帝都忘记了,丞相当初是被皇后救回来的,更是皇后给了他机会让他见到了严帝。

只是这件事已经很早了,而严帝和皇后身边的人也换了几次,死了不少,知道的人也就剩下皇后和丞相了,皇后死前曾给丞相送信,让丞相有机会推永福公主一把。

这个推,说的含糊,可是丞相却明白皇后的意思,当真的遇到了机会,做出了这样的事情,丞相却又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对是错。

甚至不知道这件事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,对永福公主是好是坏,却能肯定一件事,这样一来,怕是永福公主或者说宣王府和严帝之间的分歧会越来越大,他们之间的矛盾也变得不可调和。

只是这件事,丞相给出的只是建议,真正下了决心实行的是严帝。

严帝对宣王府……或者说严帝对永福公主的有很深的戒备,这又是为什么?

哪怕丞相也看不明白,毕竟在他看来,哪怕永福公主有才华也威胁不到严帝,而且严帝和宣王府之间应该关系更紧密一些,毕竟在丞相看来,他们既有外敌又有内忧的。